聚酰胺的改性
盡管聚酰胺產品性能優越,但聚酰胺產品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比如聚酰胺纖維尺寸穩定性較差,低溫下沖擊強度低,另外聚酰胺的存在難染色,模量低,表面電阻非常大,存在的靜電問題容易在加工及運輸工程中發生火災等危害,制成的產品如服裝等容易產生靜電,另外透氣性較差,影響穿著的舒適性。因此十分有必要對聚酰胺產品進行改性,尼龍改性也是尼龍塑料產品的重點發展方向,擴大應用領域,尼龍合金是以后的發展趨勢,尼龍的改性向著超韌性、耐高溫、高耐磨及流動性以及導電性等方面發展。
在使用過程中,PA部件需要與自身或其他塑料、金屬材料粘接,因此需要通過等離子表面處理提高尼龍(PA)的黏接性能。
聚酰胺等離子體表面處理
等離子體處理是一種物理和化學方法相結合的氣態處理技術,與傳統的物理化學方法相比,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不耗水、不用化學試劑等優點。尤其是低溫等離子體中高能量的電子及其他激發態或電離態的粒子僅在被處理物體表面幾十納米深度范圍內引起物理和化學變化,而較低的氣體溫度使得材料內部的性質不發生變化,因此,低溫等離子體表面處理可以用于高分子材料的表面改性。等離子體作為一種環保型的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技術,在材料預處理和后整理等方面的應用越來越受歡迎,已經呈現出其有效性和舒適性,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未處理的尼龍表面有細微凹凸起伏的波紋,粗糙度較小,不利于膠黏劑充分浸潤黏接界面,不能保證被黏物與膠黏劑之間有最大的接觸面積,不利于黏接性能的提升。等離子體處理使表面原有的波紋被去除,形成微小的泡狀凸起,粗糙程度變大,膠黏劑與基材表面的接觸面積增加,提高了黏接性能。
經過等離子處理過的尼龍聚酰胺(PA)表面與未處理相比,能夠較大程度提高了尼龍的表面活性,去除PA板表面的弱邊界層雜質,并引入羥基、羰基和羧基等含氧極性基團,改善了其表面潤濕性,提高了黏接性能。